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事纵横 >> 正文

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之一)

2020年09月17日 10:19
 

浦东三十年回首 题图2

导读:中央同意加快开发浦东,朱镕基介绍浦东开发

1990年4月14日至18日,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上海工作,宣布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开发区的政策。

他要求上海的同志进一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好治理整顿,充分利用上海的优势,群策群力,艰苦奋斗,把开发浦东的事情办好, 为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 巩固和发展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局面而努力。

4 月15 日,李鹏在听取上海市的工作汇报和开发浦东的设想后指出,中央原则同意上海浦东进一步对外开放。开发浦东,开放浦东,中央同意给一些优惠政策,也就是实行经济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李鹏说,开发浦东, 要充分发挥上海的优势。上海在历史上就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由于历史原因,前三十年发展比较缓慢,这十年发展就比较快。钢铁、石油化工、轿车、造船、电子和轻纺工业等都是在全国领先的。

上海有经济比较发达的长江流域作为腹地,又有长江这样的黄金水道。总之,开发浦东具有其他地区所没有的优越条件, 上海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综合优势,更多地吸收利用外资开发浦东,发展现代化和外向型的工业。

4月23日,上海市市长朱镕基应美方要求,会见了美驻华大使李洁明。会见时,朱镕基向李洁明介绍了上海浦东开发的情况。

李洁明在会见时提到了最近在北京集中议论的三件事:1.上海开发浦东;2.中国火箭成功地把一颗美国卫星送入了运行轨道;3.台湾的王永庆先生在福建作了巨额投资。他说,美国一直认为上海是中国经济的中心,所以对浦东开发很感兴趣,许多美国商人、投资者很想了解上海浦东开发区有什么优惠条件,它与经济特区有些什么不同?

朱镕基向李洁明等介绍了上海改革开放的形势。他说,上海的政治、经济形势是好的,社会、人心是稳定的。虽然上海的经济遇到一定的困难,但这是暂时的现象。为了根本改变这种状况,上海两年前就开始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此外还宣布浦东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上与特区差不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最高领导层的慎重决策,它向全世界宣示:中国将继续实行开放政策。

朱市长指出,前几年,美国在上海的投资占第一位。但去年下半年以来,美资从占外国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降至四分之一,落在香港的后面。目前美国在华的大公司都集中在上海。党中央和国务院宣布实行浦东开发,实际上是为美国投资商提供了很大的机会。我们希望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会吸引更多的美国企业和商人来投资,使美国在沪的投资恢复到第一位。我们将提供不亚于中国其他任何地方的优惠。

上海的许多优势是其他地方没有的。最近中央已批准了外国银行在上海设立分行,不久,将有一个个外国银行在沪成立。我们将在浦东建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并将批租土地使用权。这些都是为了改善上海的投资环境。

中央还支持上海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外高桥港口明年要开工,它与现有的上海港的吞吐量一样大,南浦大桥明年通车,宁国路大桥和环城高架公路也要开工。三年后,这些项目建成,还要建自来水、煤气、发电厂,上海的投资环境将不断完善。同时要结合民生的需要,建设一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如住宅、公建配套等。由于上海在这方面与北京、天津有很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百姓的积极性。上海将通过国家、集体、个人多渠道筹集资金建房、发展供气和其他公用设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启动市场。我对上海三年后实现真正的起飞有充分的信心。                 

1990年5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和上海市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正式成立。上海市市长朱镕基(挥手者)出席了成立仪式。新华社记者杨溥涛摄

1990年5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和上海市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正式成立。市长朱镕基(挥手者)出席成立仪式。



地球仪旁边的两张规划图

——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之一)

1990年5月31日,浦东规划图

上海市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图。图中蓝色弯曲线是黄浦江,江右侧即浦东地区。



1990年5月2日|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方案发布


一、现状概况

浦东新区控制范围是指黄浦江以东、长江口西南、川杨河以北, 紧靠市区的一块三角形地区,大部分地区都在距现市中心15 公里的半径之内。面积约350 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10 万。规划开发的浦东新区内,工农业已有一定基础。现有工业企业1930 家,职工38 万人,年产值100 亿元, 占全市十分之一左右。产业主要是石油化工、造船、钢铁、建材等,机械、轻工、纺织等也有一定能力。该区农业年总产值为2.5 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0%。

对外交通运输能力。沿黄浦江东侧,现有码头78 个,其中万吨泊位32 个。1989 年货物吞吐量6635 万吨, 占全市货物吞吐量的45.4%;内河运输能通航20 吨级以上的航道有11 条,码头泊位160个,吞吐能力460 万吨。现有道路285 公里,其中城市道路65 公里,郊区公路220 公里。越江交通,现有隧道2 条,客渡16 条,车渡4 条,日客流量达110万人次,日车渡流量为1.7 万辆次。

社会及市政公用事业。现有自来水总供水能力42.5万吨/日;电力供应,用电最高负荷为60万千瓦,主要靠市区电网供应;煤气,日产煤气100万立方米的浦东煤气厂一期工程已投产供气。目前已敷设煤气管道50 公里,民用煤气普及率为30%;有电话总交换设备容量2 万门。

近十年来新建住宅422万平方米,住宅小区配套有商业、教育、文化娱乐等设施。目前浦东地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按照总体规划方案, 有计划、有重点地展开。南浦大桥计划于1991 年底通车;第四个越江工程——宁国路大桥也正在积极筹划。浦东开发近期的电力供应,由于近几年上海新建的石洞口电厂120万千瓦机组已投产,石洞口二厂一期工程120万千瓦和吴泾电厂60万千瓦机组也将分别于1991年和1992年建成,输入浦东新区的送变电工程正在建设,可以依靠电网保证供应;外高桥新港区四个万吨级泊位和12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外高桥电厂明年将开工建设。其他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也正在进行, 浦东南路去年已完成改建;浦东大道今年着手改建;贯通浦东地区的南北干道杨高路已进行可行性研究;日产煤气100万立方米的浦东煤气厂二期工程预定1991年建成,东海天然气和石油开发正在论证;自来水厂和电话通讯扩建工程正在抓紧规划;途经浦东新区南部的污水总管已建成;经外高桥地区的苏州河合流污水总管正在建设之中。浦东开发的起步条件已逐趋成熟。


二、浦东新区规划

浦东新区作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新区开发将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逐步向纵深拓展。

(一) 总体规划

1. 市中心区向浦东扩展。结合辟通内环线,从浦西的中山南路,通过正在建设的南浦大桥接入浦东,再经规划建设中的宁国路大桥,通过宁国路、邯郸路、中山北路、中山西路组成环线,形成黄浦江贯穿其中,浦西、浦东相结合的市中心区新格局。内环线全长45 公里,整个内环线范围内的面积为120 平方公里,其中浦东部分面积为28 平方公里。

2. 上海城市化发展区域的边界。规划建设的外环线,是联接各个工业和居住小区快速干道,并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最终控制范围。外环线自江湾机场北端的越江隧道经长江路向西,绕过大场后向南,经虹桥机场东侧至莘庄后向东,在长桥地区过黄浦江,在孙桥附近向北至外高桥地区过江形成环路。外环线全长89公里,环内面积610平方公里(包括浦东、浦西两部分),面积相当于新加坡。两个环线之间规划建设辐射道路10 条、形成便捷的市内交通,并通过规划的国道与江苏、浙江连接。

3. 浦东新区规划布局。以市中心区的浦东部分为中心,采用敞开式的布局结构,规划形成五个各有侧重、相对独立的综合分区。即外高桥——高桥分区,面积75 平方公里,居住26 万人;庆宁寺——金桥分区,面积21 平方公里,居住34 万人;陆家嘴——花木分区,面积28 平方公里,居住35 万人;周家渡——六里分区,面积34 平方公里,居住40 万人;北蔡——张江分区,面积19 平方公里,居住35 万人,新区总人口170 万人。对应五个综合分区的规划结构设置新的市级、分区级、社区级和小区级公共活动中心,相应安排住宅、商业服务、文化、医疗卫生、体育、娱乐、公园绿化等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使居民就近工作,安居乐业。各综合分区之间,规划有2至3 公里的宽敞绿化带和农业用地相间隔。

(二) 产业布局规划

浦东新区在开发起步阶段,注重以发展工业为基础,同时在规划上留有充足的第三产业发展用地,根据经济发展需要逐步开发。

外高桥——高桥分区,明年开工建设大型现代化港区和外高桥电厂,依托港区分块开发出口加工区和外商投资区,注重吸收国外投资,集中发展技术先进、产品档次较高的出口产品。并配合出口加工区的建设,设立保税区,发展保税仓库和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形成转口、储运中心,保税区内允许外商贸易机构从事转口贸易和代理区内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在外高桥岸线东侧,划出1.7 平方公里,建设10 万吨等级的船台,作为新的造船修船的基地。并在该地区预留约5 平方公里备用地,作为今后建设东海油气田开发的后勤用地和满足其它建设项目需要。

陆家嘴——花木分区,与外滩隔江相望,是浦东的黄金地段。发展金融、贸易、商业、对外服务,房地产业和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产业,作为浦西外滩功能的延续。这个分区的花木分区,是南浦大桥和宁国路大桥延伸的交汇点,以发展行政办公、商业批发、各种社会服务的集中场所和高质量的住宅区。并设想通过建设大型文化博览中心,建设成为繁荣的商业中心。

北蔡—— 张江分区,位于浦东新市区的东面,拟建设成为科学、教育园区。

庆宁寺——金桥分区、周家渡—— 六里分区,规划以工业为主,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基础,发展无三废污染,有发展后劲的工业项目,此外还留出足够的区域,供外商选择。

在规划发展重点区以外,再建设若干工业小区,安排老市区大楼工厂拆迁和小型加工工业。

(三) 交通规划

浦东新区道路交通根据总体规划布局,并考虑今后与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需要,形成与浦西相连成环的机动车专用道、客车专用道、非机动车专用道、地铁线相结合的现代化道路系统。

过江交通。在开发初期建设南浦大桥和宁国路大桥。规划再建设连接外高桥地区的江海路车辆渡。最终形成两至三座大桥、五至六条隧道、五条车渡和16 条客渡的越江交通系统。

道路。依托南浦大桥和宁国路大桥,建设内环线的浦东部分。再结合市区外环线的建设,形成浦东地区的东半环线,连接市区和郊区以及杭州湾北岸地区。

地铁。新区的地铁连接市中心的东西线,约22 公里,自人民广场经张扬路、杨高路至外高桥;浦东地区半环线,约13 公里,自公平路经文登路、耀华路至龙华。另有一条直径线和外高桥地区的一条轻轨交通,把居住区、公共活动中心和主要交通集散点连接起来。

港口。外高桥地区先建四个顺岸式泊位,并规划建设挖入式港池,辟建30至40 个万吨级泊位,形成年吞吐2000至2600 万吨能力。新港区建成后,逐步调整黄浦江岸线,为陆家嘴地区建设江边林荫大道创造条件。

航空港。规划在川沙县沿长江口建设上海第二国际航空港。

内河运输。以浦东运河、新辟南北向运河与东西向川杨河为主线,联络东沟港、界浜、白莲泾组成100 吨级航道网络。

(四) 市政设施规划

通讯。按照到2000 年电话号线普及率为25%,话机普及率为50%的目标进行规划,形成新区通讯网络,并通过全市话网与国际电话通讯联网。

电力。新建总装机容量360万千瓦的外高桥电厂,扩建高桥热电厂,建设500 千瓦环网和变电站。

上水。新建两个自来水厂,一期供水能力40万吨/日,近期供水总量80 万吨/日。远期规划增加到120 万吨/日。

住宅。到本世纪末,建成住宅建筑面积1500万平方米。


三、实施步骤

浦东开发建设是一项宏大的跨世纪工程,将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第一步,“八五”期间为开发起步阶段。主要是编制规划、整治环境和着重解决交通问题,积极为吸引外资创造条件。建设越江工程和主要干道以及其它市政设施;建设外高桥港口、电厂;分步、分片建设总面积五至十平方公里的发展出口加工和转口贸易的保税区。

“八五”期间,浦东新区已确定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有宁国路大桥、杨高路及内环线道路工程、煤气厂、自来水厂、程控电话(五万门) 及中小学、医院、商业等公共设施,连同保税区开发需要的投资,计划投资50 亿元。资金来源由国家拨款、银行贷款、地方自筹和利用外资等多渠道解决。建设规模和各类资金均纳入国家“八五”计划总盘子。

第二步,“九五”期间为重点开发阶段。继续建设区内骨干道路和市政公用设施,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比较配套的浦东新区的大格局,为以后发展打下基础。

第三步,2000 年后的二三十年或更长一些时间,为全面建设阶段。届时通过浦东的建设和浦西城区的改造,上海将成为设施配套比较齐全,以外向型为主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和金融、贸易、科技、文化、信息中心。


四、政策措施

在浦东新区采取以下优惠政策和措施:

1. 区内生产性的“三资”企业,其所得税减免按15%的税率计征;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三年减半征收。

2. 区内的“三资”企业进口生产用的设备、原辅材料、运输车辆、自用办公用品及外商安家用品,交通工具,免征关税和工商统一税;凡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出口,免征出口关税和工商统一税。

3. 外商在区内投资的生产性项目,应以产品出口为主;对部分替代进口产品,在经主管部门批准,补交关税和工商统一税后,可以在国内市场销售。

4. 允许外商在区内投资兴建机场、港口、铁路、公路、电站等能源交通项目,从获利年度起,对其所得税实行前五年免征,后五年减半征收。

5. 允许外商在区内兴办第三产业,对现行规定不准或限制外商投资经营的金融和商品零售等行业,经批准,可以在浦东新区内试办。

6. 允许外商在上海,包括在浦东新区增设外资银行,先批准开办财务公司,再根据开发浦东实际需要,允许若干家外国银行设立分行。同时适当降低外资银行现行的所得税率,并按不同业务实行差别税率。为保证外资银行的正常营运,上海将尽快颁布有关法规。

7. 在浦东新区的保税区内,允许外商贸易机构从事转口贸易,以及为区内外商投资企业代理本企业生产用原材料,零配件进口和产品出口业务。对保税区内的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可办理多次出入境护照,提供出入境的方便。

8. 对区内中资企业,包括国内其他地区的投资企业,将根据浦东新区的产业政策,实行区别对待的方针。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浦东开发与开放的企业,也可酌情给予减免所得税的优惠。

9. 在区内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的政策,使用权限50 年至70 年,外商可成片承包进行开发。

10. 为加快浦东新区建设,提供开发、投资的必要基础设施,浦东新区新增财政收入,将用于新区的进一步开发。

开放浦东,开发浦东,上海热诚地欢迎外国朋友,港、澳、台同胞参与并进行投资,我们将提供日臻完善的投资环境和良好机会。

浦东开发建设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其中基础设施投资需几百亿元。过去上海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浦东开发过程中,欢迎以上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政府继续提供长期低息贷款。

希望海外的朋友们能参与浦东新区的规划,开展有关咨询业务。如,对于陆家嘴地区的规划,我们将进行国际招标,目前正在做这方面的准备工作。

外国企业家,港、澳、台同胞可以在区内直接投资,包括工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信息业、房地产业等领域。也可投资兴建高技术园区,外商还可在海内外发行债券、股票,进行证券交易。

市政府已成立了浦东开发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黄菊担任组长,副市长顾传训、倪天增担任副组长。目前,凡是要了解并愿对浦东新区投资者,可与上海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联系。


五、浦东开发办公室负责人沙麟介绍开发浦东 

世人关注着浦东!

浦东,作为我国的一块重要开放区域,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和面貌展现给世界呢?

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极其简陋的办公楼里,浦东开发办公室负责人沙麟向笔者介绍了他们目前的工作。从这里, 人们可以相信,一个热情高效、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开放地区必将崛起。

沙麟说:开发浦东,开放浦东是一项新的事业, 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姿态、改革的精神去开拓。目前来说,吸引外资的多少,是我们开放的标志;外资是开发浦东的生命线,它决定着浦东的前程。因此我们在做客商的工作时一定要积极主动,要跟踪他们的投资意向,紧紧抓住他们。

他说,客商愿不愿投资,还要看这里有没有希望,有没有生气,而我们是面对客商的第一扇窗口,他们常常从我们的脸上来看浦东的形象,从我们工作的质量来看浦东的未来。因此我们对他们必须热情、诚恳,使他们的投资热忱在我们这里得到理解、尊重和呼应。

在谈到如何提高平时的工作效率时, 沙麟说,我们注意收集客商来了解浦东开发和开放时反馈的信息,了解他们关心哪些问题,认真研究准备,以便及时提供他们所需的情况和信息,给他们实际的收获。绝不以“无可奉告”来搪塞,使客商徒劳往返。即使暂时不能回答的问题,我们也保证时机成熟时主动联系,传达信息。

在浦东开发办公室,笔者确实看到了一种新的工作面貌,看到一种新的形象。在布置简单的接待室里,许多客商围着接待人员问这问那,接待人员则热情、和蔼、不厌其烦地认真作答。据了解,浦东开发办公室挂牌后,从5 月3 日至5 月5日中午,闻讯而来的客商即达150 多人次,目前这里每天也要接待四、五十位。他们了解情况时,往往问得很仔细、很具体。

对每位来访者,接待人员都要请他填写“来访登记表”,表上除填写来访者的身份和联系方法外,还要填写“投资意向”“投资额”“投资方式”“对申方要求”等,接待人员则要在每份表上填写“处理意见”,以便与客商保持联系,及时总结接待情况。

在这里,还有一条没有文字规定,却人人都在执行的准则,即凡有人来访一定要接待,不管是上班前还是下班后;不管是来访还是电话、信件,有问必答,决不拖沓,决不回绝。常常是下班时间早已过去,而接待室里仍然热闹非凡。一些本来可以不接待的来访,接待人员也决不一推了之,而是尽可能使来访者满意而归。一种新的工作作风正在这里蔚然成风。

提起效率, 浦东开发办公室也是有口皆碑的。5 月2 日上午,市府对刚拿到通知就来报到的浦东开发办的同志进行了动员,下午,他们即开赴浦东。下午4 时,第一次碰头会上,许多互不认识的同志便在一起热烈地讨论起工作来。3 日上午,办公室同志各就各位正式开始工作,下午挂牌仪式后,对外接待工作随即开始。4 日,第一次办公会议召开;5 日,第一期简报就印发出来了。

在这里,既不是先组建,后工作;也不是边组建,边工作;而是边工作,边组建。工作,在这里是第一位重要的。办公用品不足,大家凑合着用;保温瓶不够,宁可不喝开水。在这按常规还不能工作的地方,一项新的事业就这样不同寻常地扎扎实实开展起来了。

当然,浦东开发办公室也得到了市委、市府各部门及其他方方面面的帮助、支持。外资委与浦东开发区进行了默契的配合,贸促会派来了实力人物帮助工作,市委宣传部外宣处承担起外宣工作,机管局免除一切繁琐的手续提供办公设施……

浦江春潮涌动,两岸春风拂面,诞生在春天里的浦东开发区,一定会有春意盎然的明天! 

(陈俭,以上文章摘编自1990年第9 期《上海外事》【总第182期】)

ƴͼ

 


2019年12月13日|浦东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式发布


2019年12月13日,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7-2035)》(以下简称《浦东总体规划》),功能定位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区,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核心承载区,全球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彰显卓越全球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标杆区域。

根据《浦东总体规划》,浦东将形成一个主城区(由中心城区和川沙主城片区组成),五个城市副中心(包括四个主城副中心和一个南汇新城中心,中心城内提升花木-龙阳路城市副中心功能,新增金桥、张江城市副中心,川沙主城片区内新增川沙城市副中心)。此外,根据上海市政府的批复,浦东要加快建设交通枢纽,新增铁路上海东站,构建机场与铁路一体化交通。

市政府批复,要求浦东落实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2035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不超过805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2.4万亩;要严守人口规模。到2035年,常住人口调控目标不超过55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39万人左右。


一、严格控制人口总量,南汇新城将作为新增人口的主要空间载体

作为上海的一张王牌,浦东新区是上海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经济体量最大的行政区,是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核心承载区之一,规划总面积1412.21平方公里,城市开发边界面积为759.87平方公里。

《浦东总体规划》核心指标显示,以2016年为基准年,该年常住人口规模为550.1万人,建设用地总规模为791.92平方公里。稳定粮食和蔬菜等城市主要农产品的生产空间,至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0.9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30.17万亩。

《浦东总体规划》要求严格控制人口总量,至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558万人以内,并作为2035年的动态调控目标。严格控制中心城人口规模,将南汇新城作为承载新增人口的主要空间载体,提升郊区新市镇的人口密度,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加快建设人才高地,以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人口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增长。营造汇聚人才的政策环境、完善住房及服务体系。


二、设置近期、远期和远景三个分阶段目标

2020年,形成开放、创新、高品质的卓越浦东基本框架。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核心功能区基本建成,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形成框架,与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营商环境率先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区基本建成。

2035年,基本建成开放、创新、高品质的卓越浦东。核心功能持续优化,区域带动显著增强,城市品质达到一流,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区。

2050年,全面建成开放、创新、高品质的卓越浦东。全球服务形成顶级配置力,科技创新形成前沿驱动力,产业集群形成世界影响力,宜居城区形成家园感召力,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达到顶级全球城市水平,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城区。

市政府要求以张江科学城为核心功能区,全力打造南北科技创新走廊,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空间,形成大飞机总装、临港重装备两个产业基地及25个产业社区,保留若干零星工业用地。

浦东新区是上海中心城区跨越黄浦江向东拓展的重要区域,是构筑上海市域空间格局的重要极核。在空间格局上,浦东新区将形成“一主、一新、一轴、三廊、四圈”的总体空间结构。 

一主即主城区。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区,以中心城为主体,强化川沙主城片区的支撑。 

中心城加快培育金融贸易、总部商务、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在功能承载、交通联系和城市品质等方面,与浦西中心城地区共同打造成代表上海全球城市形象的标杆地区;重点推进陆家嘴及世博前滩地区的能级提升,加快张江、金桥、外高桥等地区的转型发展;积极促进城市更新,优化慢行交通环境,提升滨江地区公共开放空间品质,补足高能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川沙主城片区突出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带动作用,重点培育川沙城市副中心,促进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川沙、周浦、康桥各板块的联动发展,进一步强化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功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加强主城片区和浦东枢纽的交通连接,并强化生态安全,防止城市蔓延,结合外环绿带建设形成大型生态空间。

一新即南汇新城。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战略新空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主城区,沿海战略协同走廊上的综合性节点城市。

一轴即东西城镇发展轴。是全市延安路-世纪大道发展轴的组成部分,联动陆家嘴金融城、张江科学城、国际旅游度假区、浦东枢纽、南汇新城,集中展现上海城市风貌和全球城市核心功能。 

三廊即滨江文化商务走廊、南北科技创新走廊和沿海战略协同走廊。

滨江文化商务走廊:聚焦全球城市发展能级的集中展示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滨水区。

    南北科技创新走廊:落实上海自贸试验区和科创中心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南北区域联动,打造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世界级科技创新走廊。

沿海战略协同走廊: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动重要战略地区转型,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海空门户、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的主要承载区。

四圈即南汇新城、祝桥-惠南两个综合发展型城镇圈,浦江-周浦-康桥-航头、唐镇-曹路-合庆两个整合提升型城镇圈。 

同时《浦东总体规划》强调,到2035年,形成由生态走廊、双环绿带、生态间隔带、楔形绿地以及生态保育区组成的生态网络。

五个城市副中心。相对应的,浦东新区将形成一个城市主中心、四个主城副中心、一个新城中心和14个地区中心。

一个城市主中心,即中央活动区。规划形成陆家嘴、世博—前滩两大功能板块,是上海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在强化商业、商务等功能的基础上,突出完善文化娱乐、旅游休闲、创新创意等多元功能。

陆家嘴板块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和高端服务经济的集聚区。以商务办公为核心,重点集聚金融贸易和航运服务等全球城市功能,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商业服务、文化娱乐、旅游观光、品质居住等配套功能,打造世界级的中央活动区。

世博—前滩板块是国际企业总部及组织机构的集聚区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世博地区加快发展总部商务、新兴金融、文化创意、专业服务、时尚休闲等产业,打造高品质公共空间,成为富有活力和吸引力的世界级新地标。前滩地区围绕总部商务、文化传媒、体育休闲等核心功能,形成宜居宜业的综合功能城市社区。

城市副中心是面向所在地区的公共中心,同时承担面向市域或国际的特定职能。规划形成五个城市副中心,包括四个主城副中心和一个新城中心。中心城内提升花木-龙阳路城市副中心功能,新增金桥、张江城市副中心,川沙主城片区内新增川沙城市副中心,加快南汇新城中心建设。

花木-龙阳路城市副中心定位为行政文化商务中心,分为花木和龙阳路两个区域。花木区域以行政办公及高品质文化设施为主;龙阳路区域以商业办公功能为主,打造绿色低碳、高效便捷、功能多元的现代化综合商务核心区。

张江城市副中心定位为以科创办公和公共服务为功能导向,以配套齐全、交通便捷、宜居宜业、活力开放为环境要求,以科技体验和水绿交融为地区特色的科创型城市副中心,主要承载科技特色综合公共服务功能,包括科技研发支持功能、科技商业服务功能、文创交流支持功能、综合公共服务功能等。

金桥城市副中心定位为以商务办公、文化休闲、会议展示、创意研发、生态游憩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副中心。聚焦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完善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品质提升,重点植入文化艺术、体育休闲、创意研发等服务业功能。

川沙城市副中心定位为以国际旅游、文化展示及生态休闲为特色的城市副中心。重点集聚文化体育、会议会展、商业办公、教育培训、国际贸易等功能,进一步促进国际旅游度假区与川沙镇区的联动与协同发展。

南汇新城中心(新片区城市副中心)定位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服务中心,整合各类资源,增强功能集聚,重点发展跨国公司地区运营管理、订单中心、结算中心等总部经济,大力发展大宗商品、金融服务、数字贸易等新型国际贸易,推动统筹国际业务、跨境金融服务、前沿科技研发、跨境服务贸易等功能集聚,显著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影响力。


新增铁路上海东站。在重大专项统筹的交通方面,市政府要求浦东要加快建设交通枢纽,新增铁路上海东站,构建机场与铁路一体化交通,加强浦东国际机场与虹桥国际机场之间的直达交通联系,坚持公交优先,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多模式公共交通体系。

《浦东总体规划》将发挥浦东国际机场在上海航空枢纽中的主体作用,建设成为品质领先的世界级航空枢纽,强化国内与国际航线的衔接能力,进一步改善与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衔接,加强铁路、轨交、高快速路的集疏运能力。

在铁路方面,《浦东总体规划》构建“三条干线、一条支线、三条专用线”的铁路系统布局。分别为“南通方向”的沪通铁路、“杭州方向”的沪乍杭铁路、“湖州方向”的沪苏湖铁路,并研究预留经大洋山至宁波、舟山方向的铁路通道。考虑对南汇新城的支撑服务,规划南汇支线。考虑对港区的服务,规划外高桥港区专用线、芦潮港集装箱中心站专用线、南港码头专用线三条专用线。

在港航运方面打造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进一步强化洋山深水港区、外高桥港区、临港港区的海港布局。集中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的公共货运码头,逐步转型与城市发展功能不匹配的码头功能,在有条件地区实现滨江、沿海岸线功能转型。形成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实现港航运产业与城市功能布局的协调发展。逐步转移黄浦江港区货运功能,释放岸线资源并逐步调整为生态、生活性岸线,兼顾客运旅游需求。强化内河航道的“减量增能”,形成芦潮港市级集装箱内河港区及航头、惠南港两个区级内河综合性港区。

同时,在越江跨海通道方面,将规划东海大桥、东海二桥两处跨海通道,G40沪陕跨长江通道以及30处越黄浦江通道。

(戴维辑)

 ƴͼ2



外事为刃  经济为体

——浦东外事30年的传承与发展


“站在地球仪旁边思考浦东开发”。许多浦东的“老开发”都还清楚地记得,这是当年悬挂在浦东大道141号办公楼和食堂里的一条标语。上个世纪9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以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上海、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发展的战略构想,他说:“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于是在开发开放之初,浦东就坚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来规划和建设,努力吸收世界智慧和经验,不断集聚全球资金和技术。可以说,国际化是浦东开发开放的思想起步;面向世界是浦东开发开放的使命所在。

根据浦东的国际化定位,外事工作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促进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开发开放伊始,浦东外事就提出了“外事为刃,经济为体”的工作理念,要求外事工作为浦东的开发开放拓路,为浦东的经济建设服务,一切对外交往都要落实到浦东的开发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去。30年过去了,这一外事理念,根植在浦东外事人的内心深处,体现在浦东外事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浦东的发展和变迁,被赋予了更多时代的内涵。


传承:不忘本来才能更好超越


有一位浦东开发开放的亲历者这样回忆1990年5月3日浦东开发办公室挂牌的那一天,“虽然要等到下午四点半才正式举行挂牌仪式,但是从当天清晨起,来自世界各地的经贸人士就络绎不绝地赶到浦东大道141号,咨询开发开放政策,争敲浦东的‘大门’”。

如果说,开放是浦东一路走来并迈向未来的核心所在,那么,在浦东开放性的成长发展历程中,外事从未缺席。自浦东新区成立之初,对外交往交流理所当然地成为一项十分紧要的工作。1993年1月,浦东新区管委会成立,即设立外事处,全面协调管理新区涉外事务。同年3月,浦东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增挂浦东新区外事办公室的牌子。1994年3月,浦东新区管委会批准新区外办同时使用“浦东新区对外事务和国际合作办公室”的名称,兼具涉外管理和外经、外贸领域重大国际交流合作综合协调工作职能。2000年10月,浦东新区政府成立,新区外办继续履行全区外事管理职能。

“外事为刃,经济为体”的观点最早是由浦东新区第一任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赵启正提出的。他曾生动比喻:“浦东与世界对话,要转过身去面对太平洋,要吃太平洋的鲨鱼才有营养。”浦东的开发,不仅要靠自己的力量和资金,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国际的力量和资金,吸引更多的外企外商来浦东投资,引进高新技术和设备,学习和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经验。赵启正在浦东开发开放之初就提出,浦东的干部要不断通过提高国际交往水平,把浦东的开发开放和经济建设搞好。这一切都对浦东外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外事为刃,经济为体”的指导思想下,浦东外事参与经济建设达到了空前的深度和广度。外事与经济交织在一起,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形成了外事促经济、经济带外事的生动局面。浦东开发开放之初,浦东外事就参与了大量的重大外资引进项目,采用项目管理的办法,确保各重点项目前期有人联络、中期有人协调、后期有人跟踪服务,同时与境外银行、港口、企业、开发区和国外驻上海的各类机构建立了良好关系,充分发挥对外联系广、渠道多、信息灵、交往层次高的优势,成功推进了招商引资和项目洽谈。如1998年,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项目由于外国投资方的变化,原先谈妥的问题需重新谈判,出现复杂局面。为了促进项目早日启动,外事团队参与浦东主要领导带队的谈判小组赶赴德国和英国,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在土地价格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才有了如今上海展览业的龙头项目。又如,上海德国中心在建造过程中,外方提出了一系列工程建设方面的要求,外事团队了解后,主动与市区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斡旋,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

2003年12月17日,“新区第一万家外商投资企业颁证仪式”在世纪公园举行,向落户浦东的第一万家外资企业——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中心颁发证书。当德尔福汽车系统副总裁盖伊∙哈奇从新区领导手中接过证书时,笑着说道:“这是浦东与德尔福共同的‘里程碑’。”从第一个与浦东签约的外资项目,到第一万个,再到如今,浦东从未停止过吸引国际资本和高端先进项目的脚步。据统计,1990年至2019年,浦东合同外资项目累计35344个,合同外资金额累计2375.6亿美元;获认定的跨国公司总部达到322家,占全市的46.1%;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93年的26亿美元提升到2019年的20514.7亿美元。

这些闪亮的数字背后有着浦东外事人的默默付出和辛勤奉献。1990年至2019年,浦东共接待到访外宾15147批、165039人次;共安排3.1万批、9.4万人次走出国门。本着“接待、出访就是招商”的理念,浦东外事人按照“严谨规范、优质高效”的要求,认真对待每一次来访接待,精心安排每一次出访任务。通过积极有为和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浦东开发开放带来了无数商机、资金、技术和项目,为浦东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国际理念和世界元素,开启了浦东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经贸合作、友好交往的篇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浦东外办作为浦东新区设立最早的职能部门之一,30年来,立足本职、发挥优势、不拘一格、善作善成,秉持久久为功的执着、敢闯敢试的勇气和只争朝夕的毅力,为浦东的建设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30年间,“外事为刃,经济为体”的理念被一代又一代浦东外事人精心传承。

传承的是一种使命。浦东创业之初,有位老领导曾经说过,“不能把对外交往理解为接待、翻译、宴请,否则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太可惜了,太愧对浦东开发的机遇了。”如今,浦东的外事人都秉承这样一种理念,就是“要把迎来送往的外事资源沉淀下来,做到善于把握、勤于管理、擅长利用”。这两句话所蕴含的对外事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一脉相承:外事要从“小外事”走向“大外事”,从“礼仪外事”走向“复合外事”,切实承担起为对外开放和互利合作牵线搭桥的重要职责,这是地方外事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传承的是一种要求。开发开放之初,浦东就规定要定期举办外事、外经、涉外法律等方面的讲座,从而提升浦东干部的对外交往水平。搞外事要学经济,搞经济要学外事,是区政府对所有干部的要求。面向新时代、新形势,从事外事工作的干部不仅要懂外事、懂外语,还要懂管理、懂经济。“精干、高效、多能”一直以来都是浦东外事干部队伍的自我要求和内生动力。

传承的是一种精神。30年前,一批风华正茂、满怀激情的创业者投身于浦东开发开放建设,他们有一个历史性的称呼——“浦东八百壮士”。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拉开了浦东“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序幕。“开放包容、务实创新、艰苦创业、追求卓越”是对“壮士们”辉煌壮举的最好诠释,而这些元素,也深深熔铸在浦东外事人的血脉中,不断激励着浦东外事人敢当闯将、勇当标杆,为浦东的二次创业再立新功。


发展:善于超越才能开创未来


30年来,浦东从一片阡陌农田发展成为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的国际化新城区,确立了上海“五个中心”核心功能承载区的重要地位,以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目前,浦东的一系列经济指标均迈过了重要的整数关口,特别是经济总量进入“万亿俱乐部”,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跨越,并提出了“2025年经济总量突破两万亿”的核心目标。三十而立的浦东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正持之以恒地朝着建设开放、创新、高品质的城区迈进。

如果说,浦东开发开放之初的目标定位是经济建设的高起点、世界经济的制高点。那么,经过30年的积累沉淀,浦东肩负的是更好发挥排头兵和试验田作用、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光荣使命,肩负的是市委市政府对浦东发挥“王牌”作用、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期待,肩负的是广大市民对建设高品质城区、创造美好生活的期望。

认清时与势,方定策与谋。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浦东外事人审时度势,以全新的观念、全新的视角观察、审视、思考新时代的外事工作定位,以更佳的精神状态、更优的服务意识和更强的执行力,融入浦东新一轮发展的滚滚洪流。

在继承过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浦东外事人持续丰富和拓展对外工作内容,促使“外事为刃,经济为体”这一工作理念的内涵进一步升华和超越,使之成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外事为刃”,不仅仅局限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而要更加注重立足于国家总体外交和战略、着眼于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宏伟目标,为浦东的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外事为刃”,助力推动实施国家战略。浦东因国家战略而生,在这片12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着多个国家战略的叠加,自贸新片区建设、科创中心建设……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外交任务,是做好新时代外事工作的第一要义。一是坚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翻开浦东外事接待留言簿,上面记录着到访国家元首和政要对浦东的感受,有的将浦东称作为“未来的城市”“现代和谐发展的典范”;有的认为浦东“对中国和全人类都是一项最为杰出的成就”;有的赞叹浦东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从“水稻田变成现代化、后工业的世界枢纽”。1990年以来,浦东共接待各国元首和政要近800名。浦东外事人在精心服务国家和党际交往活动的同时,注重将浦东开发开放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城市表达”,通过讲好“浦东故事”不断凝聚中外人士对于“中国之治”的新共识。二是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依托外事接待和出访工作等载体,积极推动浦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自贸区和金融中心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分享和项目合作,大力支持自贸区“一带一路”国别(地区)商品中心建设。自2014年启动以来,目前已设立了包括澳大利亚、智利、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希腊等在内的9馆11国国别(地区)中心实体展馆,成功打造了联接“一带一路”各国商品和文化的纽带。三是全力配合完成重大外事活动。积极配合完成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合组织”上海峰会、世博会、进博会等中央和上海市交办的重大外事活动,按照“专业、细致、务实、高效”的工作要求,在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全方位展现浦东的良好形象,给中外来宾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外事为刃”,助力提升发展能级和竞争力。浦东作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区域,在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进程中,有义务也有责任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正如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提出的,浦东要在上海奋力创造新时代新奇迹中当好“主力军”。近年来,浦东外事不断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大胆探索和实践,始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开放促发展,大力支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对外交往的能力和水平,为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五个中心”建设方面,积极促成了银行、外资控股保险、券商、公募基金等一大批金融业扩大开放项目落地;有力推动了微软、IBM、ABB、罗氏、巴斯夫等世界500强企业的科创研发中心选址浦东;成功吸引了全球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科技投资和创业加速器Plug&Play、中国首个Watson Build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机构相继落户,为推动浦东创新发展提供动力。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积极推动在人才、创新创业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完善,进一步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如位于张江的国际人才港开港,集聚了外专、人社、出入境等多个部门联合办公,覆盖79项人才窗口业务,同步开通自贸区外国人来华工作公共服务平台,极大方便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等事项的申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浦东外事在国际组织和机构引进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目前浦东聚集着包括新开发银行总部、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等在内的近20家国际组织和境外机构,同时正努力打造前滩国际机构示范集聚区,以吸引更多的国际组织和机构入驻,进一步提升地区软实力。

“外事为刃”,助力提升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是提升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环节。浦东的国际形象传播就是要传递一种让人喜欢浦东的理由。过去这些年,浦东外事不断加强渠道建设,注重拓展深化、巩固整合,通过多种渠道让更多的人走近浦东、认识浦东。一是加强对外友好交流,结交了一批高质量的国际伙伴。目前浦东与10个国外城区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并积极探索开展有实质项目的交流合作,以真诚收获友谊,广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注重长期、稳定和连续性友好关系的发展。以浦东与芬兰友好城市库奥皮奥的友好交往为例,近20年来,双方正式签署了17个友好交流备忘录,在教育、文化和卫生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实质性合作,成效明显,2106年荣获了全国友协颁发的“对华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奖”。二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国际影响和世界认知度。多年来,浦东举办各类招商洽谈会、推介会近百余场,向中外宾客介绍浦东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如2018年,在市外办的支持下,浦东举办了“国际化的上海:开放创新高品质的浦东”推介活动,特邀中外宾客500余人相聚“中国之巅”上海中心大厦,见证浦东发展的高度和速度。同时,走出国门,先后在纽约、伦敦等地举行推介会,介绍浦东和自贸区的开放创新举措及由此带来的机遇,为浦东和自贸区建设争取了更多的国际资源和关注。三是充分利用外国驻沪机构资源,展现浦东对外开放形象。近年来,浦东多次举办“驻沪领馆看浦东”“一日看浦东”“领事看世博”“好客在浦东——做一天浦东人”等活动,通过外国友人乐于接受的形式,让驻沪领事和家属认识了一个不断创新和成长的浦东,从而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国家能更好地介绍浦东、宣传浦东,借助其桥梁纽带作用,提升浦东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外事为刃”,助力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浦东现有来自世界各地近16万名外籍人士工作和生活,有来自中国五湖四海的550万居民。浦东外事一直秉承“以人为本,外事为民”的理念,积极引进优质的国际教育、医疗等机构和资源,精心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旅游项目,着力打造有温度、有内涵、有活力的城市品质。在教育方面,浦东先后引进了惠灵顿、哈罗、上海纽约大学等一批国际学校,同时以艺术、体育、科技交流为载体,持续推进与芬兰、美国、加拿大、新西兰、西班牙等国以及港澳地区的教育交流合作,为浦东的教师和学生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增进浦东师生的国际理解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公民。在医疗方面,持续加大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地的院校交流合作力度,通过派员参加实训、培训等形式,不断提升浦东专业护理、全科医学、院前急救、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医疗水准。近年来,和睦家、莱福士等一批国际医院和涉外医疗机构入驻浦东,为生活的这里的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就医体验和服务。在文化生活方面,积极引进和精心组织大型国内外赛事和活动,如篮球世界杯、电竞世界杯、“一带一路”电影节等,极大丰富了浦东市民的文化生活。值得一提的是,以小陆家嘴、世博前滩和东岸串联起的最美滨江带,仅在2019年,就吸引了2019射箭世界杯赛上海站、2019上海国际半程马拉松赛、2019奥迪e-tron品牌体验日、保时捷911跑车传奇展、Prada2020春夏男装时装秀等一系列高级别的国际赛事和文化项目落地,为人们送上精彩“文化大餐”的同时,进一步展现了“世界会客厅”魅力。

30年,于浦东,是一段改天换地的历程;30年,于浦东外事,是一段传承与发展的故事。“外事为刃,经济为体”的工作理念,不是写在纸上的标语,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浦东外事人秉承这一理念,耕耘不辍三十载,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和内涵,逐步构建了外事、外资、外经、外贸、外宣“五外”融合的“大外事”格局,推动外事工作成为了服务国家外交战略的重要载体,成为了国际间合作成果落地生根的重要渠道,成为了地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站在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时间节点上,回望过去,令人振奋;展望未来,信心倍增。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浦东外事人将一如既往地深耕细作、砥砺前行,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全市发展、服务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奋力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浦东新区区府办副主任、外事办副主任 陈斌)

 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