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拉加到全球,上海仲裁以“上海经验”赢得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话语权 ( 2025.08.06 )
随着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加速,跨境商事争议解决需求激增。作为立足上海、辐射全球的仲裁机构,上海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上仲”)正通过多维度的制度创新、国际合作与专业化服务,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坚实法律保障,并积极贡献赢得全球商事争议解决话语权的“上海经验”。
上海仲裁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范铭超博士在介绍上仲国际合作情况时表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已逐渐从“规则接受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上海仲裁委员会于2024年成为全球首家获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的仲裁机构,可派驻常驻代表、提交年度报告,直接参与国际规则制定。2021年,“上仲”成为首个进入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第一工作组(中小微企业)的中国仲裁机构;2022年,“上仲”获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第六工作组(可转让多式联运单证)观察员席位,推动《北京公约》签署;2022年至2023年,“上仲”两份立法建议被联合国采纳,开创中国机构先例,为中国争夺国际商事法律规则话语权提供“制度性发言渠道”,将“上海实践”转化为国际规则。
2023年9月2日,上海仲裁委员会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未来与展望——《北京船舶司法出售公约》及其影响”研讨会在上海国际仲裁会客厅召开
上海仲裁委员会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依法组建,中国首批试点设立的仲裁机构之一。自1995年成立以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仲裁改革的决策部署,为努力实现打造中国主导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平台,做出了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
一、深化改革,打造国际一流平台
近年来,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深化改革部署,在市司法局指导下,“上仲”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打造“国内引领、国际知名”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一流仲裁机构。其业务领域广泛覆盖金融、房地产、建设工程、知识产权、海事海商、贸易、国际仲裁等民商事争议。
随着国际化步伐显著提升,案件数量与标的额持续增长。2024年受理案件8047件(+9.51%),争议金额477.1亿元(+7.97%),案件结收比达106.3%。建立了全球人才网络。仲裁员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囊括所有东盟和RCEP国家及77个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以使用42种语言,具备深厚专业背景。2025年4月,“上仲”在西班牙马拉加设立欧洲中心(SHAC European Hub)——这是中国地方仲裁机构在海外设立的首个分支机构,也开创了“上仲”海外布局。该中心立足欧洲,辐射北非、中东和拉美,旨在为中欧及多方企业提供“法律随申办”式的一站式争议解决与全链条法律服务,成为“中国专业服务的欧洲前台窗口”。
二、 制度创新,贡献“上海经验”
对接国际规则、引领制度创新是“上仲”的核心竞争力。“上仲”开放适用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创新确立早期驳回、多份合同仲裁、合并仲裁等制度,制定紧急仲裁员特别程序规则等高效制度,实现了规则接轨与创新。
“上仲”提交的研究报告连续两年获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官网全文发布,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服务升级,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2024年,“上仲”仲裁课程正式被纳入联合国和平大学商业外交高阶联合博士学位项目,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涉外法治和国际仲裁,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分享中国经验。
联合国和平大学致上仲函件
三、积极拓展服务边界,精准对接“出海”企业需求,努力打造生态共建。
2025年7月,上海仲裁委员会与上海市企业海外发展服务中心举行“战略沟通与商业外交”研讨沙龙,邀请拥有丰富国际组织、国际商事、跨境法律经验的代表分享研讨,吸引了约50名上海企业界、法律界代表与会交流。类似的实务研讨活动作为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起点,为企业带来更多高质量的分享和研讨。通过深度合作交流,精准捕捉企业“出海”在跨境投资、 工程建设、知识产权、能源并购等领域的“具体而微”的痛点,并快速转化为可操作的仲裁服务方案。
2025年7月15日“上仲”与上海市企业海外发展服务中心举行“战略沟通与商业外交”研讨沙龙
出海企业“利益在海外”将成为新常态,必须用法治手段把风险挡在国门之外。“上仲”主动将法律服务供给侧与企业“出海”的复杂需求侧对接,不断强化实务赋能。“中国企业出海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而是一场与历史、文化、世界观交织的深度对话。”谈及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范博士给出了这样的期许。
范铭超博士表示,上仲很荣幸地成为了“沪促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沪促会”的会员单位既具行业代表性,又普遍带有国际化色彩,既有鲜活的案例库,也是前瞻的风向标,借助这个平台,上仲既能精“听”到市场缺什么,又能泛“读”到企业要什么,从而及时“补”上规则、人才、程序设计等短板,主动积极应对制度壁垒、文化冲突、舆情风险等,实现从“坐在屋里等人上门”变成“站在生态里听风辨向”。在“沪促会”这样成员密集、资源共享的平台上,能够触碰到跨境投资、工程建设、知识产权、能源并购等各行业的真实需求,并迅速把这些需求转译为可操作的仲裁服务方案。
“上仲”模式证明了中国可通过“法律软实力”参与全球治理重构。未来,“上仲”进一步将“上海经验”标准化,输出至“一带一路”国家,以中国经验共塑争议解决生态圈,助力中国企业在复杂的国际经贸环境中行稳致远,为中国经济全球化注入法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