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事纵横 >> 正文

驻沪外媒走进宝钢股份 感受智能绿色生产新成就

2022年10月25日 09:35
 

题图.jpg

2022年9月16日,上海市外办新闻文化处组织英国路透社、泛思图片社、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德国广播协会、《证券报》、欧洲新闻图片社、日本广播协会、东京电视台、产业新闻社、时事通信社、《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多家驻沪外国媒体走进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近距离感知宝钢股份在智慧制造、绿色生产等领域的成就。

此次集体采访活动系市外办新闻文化处策划的“‘智’造新动能、‘绿’动新未来、‘创’见新生活”外媒系列采访活动第三场,得到了中国宝武集团的大力支持。

一、深入钢铁生产线,讲好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故事

本次活动聚焦智慧制造及绿色低碳主题,活动行程包括参观宝钢发展成就展、宝钢热轧2050生产线、冷轧智慧黑灯工厂以及全天候码头,带领记者实地领略钢铁智能生产流程及工艺,感受科技创新对推动钢铁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作用。

热轧.png

走进热轧2050车间,热浪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迎面而来,表面温度高达1200度的钢板从轧机上滚过,即便是在数米高的参观通道上都能感受到滚烫的热度。许多记者都是第一次看到热轧现场,纷纷拿起相机记录。

火红的厚钢板经过一系列的生产流程,最终变成薄钢卷,而在这几百米长的轧机轨道上,几乎看不见一个工人,全由自动化完成。德国《证券报》记者何一诺表示印象中钢铁厂总是不停手工添加原材料的面面,但显然如今的钢铁制造业已经进入了智能化时代。

冷轧黑灯工厂.jpg

在冷轧厂C008热镀锌车间,记者们走进智慧化“黑灯工厂”,冷轧车间以“黑灯、高效、精益、绿色”为特征,打造成为少人化、24小时运转的智能车间。

如今,已实现行车和库区管理无人化、机组3D岗位无人化、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成本可视化。记者们在这里实地感受黑灯工厂的智慧魅力,仔细了解钢板镀锌的过程,以及成品钢卷的使用范围,感受智慧制造魅力。

高炉.jpg

在参访过程中,有记者提起希望能够拍摄宝钢一号高炉,于是我们途经高炉并带领记者们下车拍摄,该高炉在宝钢历史上具有重要象征意义,同时高炉所排放的白色水蒸气也是绿色低碳生产的生动体现。

活动最后一站来到全天候码头,记者们参观了解码头不受气候条化影响,对钢产品实现全天候装卸作业的情况。同时码头采用自动化太阳能供电系统,充分体现绿色环保理念。

二、突出钢铁行业发展飞跃,彰显大国制造业成就

展厅.jpg

活动安排记者参观了宝钢发展成就展,展示钢铁行业发展的进步飞跃,彰显我国高质量发展成果。

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时间和空间不同维度展现了宝钢投产至今的发展历程以及宝钢生产的精品钢材在交通运输、能源开发、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应用。不仅展现了钢铁精品研发制造对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也是体现了我综合国力。

展厅内还展示了宝钢超轻型安全纯电动车模型,同时介绍了宝钢产品如今在新能源车、家居生活等诸多领域的应用成果。通过以传统钢铁行业转型发展为切入点,带领外媒深入了解我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发展成就。

三、外媒互动积极,活动反馈良好

美国彭博新闻社、日本产业新闻社、东京电视台、时事通信社、德国《证券报》等媒体,就宝钢在低碳化方面的举措、铁矿石和碳价值提高对经营的影响、矿产资源采购、业界重组的进展情况、中国钢铁行业的减量发展等进行提问,宝钢通过书面方式进行回复,记者表示感谢。

码头.jpg

此次外媒采访活动记者报名踊跃,许多记者表示能够深入参访宝钢机会难得。此外,今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50 周年,宝钢也正是日本受众关注点之一,许多日本记者对此次活动的组织表示感谢。

德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以往在欧洲工作时,无论常驻德国还是英国,参访汽车工厂的机会比较多,但没有到访过钢铁企业,因此觉得此次机会难得;日本产业新闻社记者表示,此次采访活动正好与其报道条线相关,能够实地到宝钢参访为其提供了有价值的报道素材;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记者表示,能够有来宝钢参访的机会很难得,让其能够实地了解钢铁的生产制造,感谢我处组织的这场活动;新加坡亚洲新闻台记者也表示第一次来到宝钢拍摄,是非常难得的体验。

(市外办新闻文化处陆颖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