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外事纵横 >> 正文

从“协奏曲”到交响乐——上海电机学院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

2022年10月25日 09:32
 


上海民间外交工作交流.jpg

题图2.jpg

2022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复杂多变,上海电机学院迎难而上、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将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从以往职能部门的“协奏曲”,转变为处院协同的“交响乐”,协作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优化全球合作新网络,拓展国际交流朋友圈。

构建多元参与的国际合作新模式。学校以服务学生和教师发展为动力,以满足二级学院教学和科研需求为主线,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国外合作高校。走“个性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积极开展各种层次国际交流活动,提升二级学院国际化氛围。国交处作为职能部门,一方面点对点开展项目对接,课程比对,外事协议等相关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与二级学院和各职能部门联系,紧盯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需求和学科、科研发展方向,为学校整体发展持续提供国际资源。

在处、院共同努力下,商学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主动与英国桑德兰大学商学院经过多轮线上和线下会议,明确合作专业和合作学历层次后,进行相关课程比对工作,最后达成了合作协议。商学院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桑德兰大学开展3.5+硕士的培养项目,也是我校第一次与国外高校开展本硕合作项目,目前该项目已落地,面向学生开展相关推广活动,470余名商院学子积极参与,学生与家长反馈良好。

此外,外国语学院也积极开张国际合作,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进行几轮线上交流之后,双方教师经过课程比对,达成英语专业学分项目合作协议。

从“协奏曲”到“交响乐”的转变是学校国际化工作二级管理的一次尝试,它提供给学校国际化每个载体自由施展能力的舞台,赋能新动力,从而构建多元参与的国际合作新模式,学校整体实现更有效、更务实的国际教育教学资源配置。

优化全球合作新网络。2022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学校以开放眼光拓展全球视野,根据自身学科优势与特点,适时调整学校国际合作重点区域,重新整合合作资源,重点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国外高校,先后与马来西亚理工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波兰华沙大学、芬兰坦佩雷应用技术大学、匈牙利布达佩斯应用大学、英国普利茅茨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爱尔兰香浓理工大学、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等高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

目前,已与“一带一路”沿线的芬兰坦佩雷应用技术大学、匈牙利布达佩斯应用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爱尔兰香浓理工大学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2022年上半年,合作意向涉及的项目进展顺利,学院先后与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波兰华沙大学、英国普利茅茨大学开展了寒假网络课程学分项目,10多位来自电气学院、商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项目并给予高度认可和好评。

历时近半年的合作高校区域调整,为学校未来整合更多国际资源打下良好基础。学校将进一步营造“学校搭台,二级学院唱C位”国际合作与交流格局,让更多师生成为学校国际化办学成果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从而进一步夯实学校全球合作布局,优化全球合作新网络,提高学校国际化承载力。(供稿:上海电机学院 孙丽江)

题图.jpg

7月21日-23日,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举行。第十批中国(上海)青年志愿者赴老挝服务队队长肖寒,在“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主题论坛上,以“黄浦江到湄公河,我们用教育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青年行动案例”。

2018年,肖寒带领9名队员赴老挝万象,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志愿服务工作。他们以青春热情,服务老挝教育和社会发展,增进了中国与老挝人民的友谊。以下是他分享的服务队在老挝的故事:

黄浦2018年,我和9位队员参加中国(上海)青年志愿者赴老挝服务队,从黄浦江到湄公河,6个月的志愿服务工作,让我们与当地青少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两个我们与老挝学生之间因教育而改变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包容”。我的队友林医生,除了医疗救治外,还有一项特殊任务,在诊疗中带教老挝的医生。

有一天她告诉我,一名高烧儿童前来就诊,经诊断是一种罕见疾病,林医生根据国内经验,给出治疗方案,并向她带教的医生解释,对方也提出当地的治疗建议,在认真探讨后,发现如果综合两种方法,效果可能会更好,最终,孩子也得到成功救治,对于林医生和她的老挝同事来说,这是一次十分宝贵的经验。

在后来的带教过程中林医生会主动向老挝同事请教沟通。同时也发挥所长,在常规带教基础上,为老挝医生传授一些基础中医理论。在这样的教学相长中,双方的医疗水平都得到了一定提升,而林医生也成了一名“老挝医学文化粉丝”。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公平”。我们所有志愿者除了承担专业技能服务以外,还会为对中文学习有兴趣的老挝青少年提供免费汉语教学。

我有个学生叫苏,她中文零基础,但学习特别认真努力,是所有学员中进步最快的。但她几乎不参加与其他学员的课后活动,一到下课就匆忙离开。后来才得知,原来苏的家境相对窘迫,需要兼职打一些零工,住得又比较远。

我好奇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来学习中文?她告诉我,通过媒体得知,因为“一带一路”倡议,为老挝带来发展的重大机遇。她意识到学好中文,可能是改变未来人生轨迹的一个重要契机。

苏的执着努力让我倍受感动,我们不仅通过各种渠道,为需要的学生提供免费教材和教具,还在她的建议下,开通了线上教学,即使回国后,我们和学生们也经常进行互动学习交流,分享两国发展的点点滴滴,把中老都当做彼此的第二故乡。

从2002年至今,上海选派了118名青年志愿者到老挝开展中英文教学、体育训练、计算机培训、医疗卫生、农业科技、新闻广播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们接续奋斗,把教育梦想传递给万千老挝青少年,帮助他们在医疗、信息、体育等多个领域取得重大进步和历史性突破,架起了两国青年心意联通的桥梁,让中外青少年之间文明互鉴、发展共享、民心相通,让教育成为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机遇和引擎。

什么是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但是我坚信,无论哪种答案,真正的教育,一定是能让教育者和受教者,最后都心怀感恩、受益终身!(文图:肖寒,原载于“青春上海”公众号,团市委合作交流部供稿)

题图4.png

2022年96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主办、上海市白玉兰国际友好交流基金会承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作为支持机构的“疫情下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绿色复苏专题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顺利举行。

连续几年的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冲击和挑战,尤其是城市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今年以来,长三角地区接连遭受了新一轮疫情的冲击,经济社会秩序受到影响,各项经济指标下滑。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一环,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稳定也产生较大的影响。

面对疫情持续蔓延的长期挑战,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为恢复和重振经济,采取了系列绿色复苏和振兴的举措,避免了以消耗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爆发性恢复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本次研讨会秉持全球发展倡议,共同深化人民城市和生态文明理念,分享上海智慧和上海经验,为持续推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贡献,会议重点总结交流亦可资国际社会借鉴的经验。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陈东晓,向线上和线下出席研讨会的领导及专家学者致欢迎辞。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柏国强,世界银行首席城市发展专家、中蒙韩可持续发展项目负责人金润希(Yoonhee Kim)做主旨发言。开幕式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杨剑主持。

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共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中旅侨务出入境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植物医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3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并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疫情下的长三角地区可持续供应链”“疫情下的绿色社区和企业”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会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布了中英文报告《创新引领下的发展韧性:中国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典型案例 (长三角地区)》。报告通过具体案例重点讨论长三角地区在坚持绿色发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应对人口结构老龄化等五个方面的代表性实践。

上海市白玉兰国际友好交流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范宇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马超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会长杨洁勉做会议总结。(文图:孙莎莎)

题图3.jpg

9月16日,“现代化进程中的贫富差距及其应对”国际研讨会暨第五届沪滇论坛在上海行政学院举行。此次活动由沪滇携手共同举办,云南行政学院分会场有30位专家学者,全程参加了会议与论坛。  

来自墨西哥国家行政学院、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越南二区政治学院、日本城西大学、俄罗斯西北管理学院的外国专家与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上海行政学院、云南行政学院等的70多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了会议。

上海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建刚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反贫减贫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政府治理的难题,是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两大奇迹”,实施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进入新时代,党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上海行政学院副院长梅丽红在会议论坛的最后环节作了总结。她期待大家持续地关注支持上海行政学院的各方面工作,并建立长期的合作交流。期待上海行政学院与云南行政学院在各方面合作交流持续深入,为两校两地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上海行政学院副院长曾峻和云南行政学院副院长黄颖出席并作会议主持。为期一天的会议论坛,上海行政学院时青昊、丁长艳,云南行政学院溥德书、陈辞分别作了会议主题发言,17位专家作主旨发言,多名专家学者在讨论环节发言。上海行政学院外事处、科研处、科社教研部全体教师全程参加了会议论坛。

(作者:上官酒瑞 上海行政学院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