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资讯周报》涉外资讯一站式服务(2024年5月第1期,总第43期) ( 2024.05.08 )

总第43期

上海资讯周报

2024年5月第1期

《上海资讯周报》是为在沪外资企业、涉外机构和境外人士提供的资讯服务,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联合威科集团共同提供。本周报涵盖过去一周全国和上海主要涉外资讯、活动讯息、政策问答与解读等,助您及时了解上海地区最新涉外政策,把握前沿动态。

《上海资讯周报》涉外资讯一站式服务(2024年5月第1期,总第43期).png

 

法规政策

 

【全国】

 

1.新版《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南》公布

【关键词】反垄断

 

4月25日,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印发《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南》,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指南》修订内容包括完善总则原则性规定、增加合规激励专章等,并在相应部分设置了22个参考示例,为经营者提供更加清晰明确的指引。

 

信息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https://www.samr.gov.cn/zw/zfxxgk/fdzdgknr/xwxcs/art/2024/art_c5ae533766164f878b4ce39263b59a1f.html

 

2.商务部发布《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

【关键词】数字商务

 

4月26日,商务部印发《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方案》提出五项重点行动,明确到2026年底,商务各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商务规模效益稳步增长,产业生态更加完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国际合作持续拓展,支撑体系日益健全。

 

信息来源:商务部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zwgk/gkgztz/202404/20240403506347.shtml

 

【上海】

 

1.上海发布行动方案 进一步提升支付便利性

【关键词】支付 便利性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提升支付便利性行动方案》。《方案》部署了六大工作任务,包括优化银行卡受理环境、优化多层次现金服务、提升移动支付服务便利度、提升银行账户服务水平、加强综合涉外服务集成建设、加大服务宣传推介力度。

 

信息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40430/17d55b402ea04e3eadb86983b1850681.html

 

2.上海八部门推出16项举措 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 吸引扩大消费

【关键词】商旅文体展 消费

 

4月26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等八部门印发《上海市进一步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吸引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自2024年5月1日起实施。《若干举措》共提出16项举措,包括支持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支持高品质文艺演出,支持高流量文博美术大展,支持有影响力的重大体育赛事,支持高能级展会项目等。

 

信息来源:上海市商务委

https://sww.sh.gov.cn/zwgkhsgwj/20240426/d2893c1cb65749428b9143c5d97d69d1.html

 

一周上海

 

【最新动态】

 

1.联合国人居署官网上线2023版《上海手册》英、西、法3种语言版本

【关键词】上海手册

 

近日,联合国人居署官网正式上线2023版《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共有英、西、法3种语言版本。2023版《上海手册》以“促进资源融合,共享城市未来”为主题,共分为九个章节,包括总论、六个主题章节不同领域的优秀实践案例以及两个特别章节。

 

信息来源: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

 

2.上海国际服务门户多语种网站全部上线

【关键词】上海国际服务门户

 

4月30日,上海国际服务门户实现英语、日语、韩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阿拉伯语9个语种网站全部上线。至此,上海国际服务门户已形成“1+3”的框架结构,即包含一个9语种门户网以及英文微信账号、脸谱、X等三个海内外社交媒体平台,为来沪、在沪外籍人士提供政策信息、资讯服务和投资、就业、留学、旅游、生活等一站式服务指南。

 

 

信息来源:上海发布

 

3.“五一”假日上海迎客超1623万人次

【关键词】假日旅游

 

据上海市文化旅游局介绍,2024年“五一”假日,上海文商旅体展融合碰撞出的新火花成功扩大文旅流量入口,本市共接待游客1623.94万人次,同比增长3.77%,观文博、看美展、逛景区游客同比大幅增长。

 

信息来源:上海发布

 

【文化艺术】

 

1.英国原版音乐剧《妈妈咪呀!》再度归来

【关键词】妈妈咪呀

 

5月1日,世界经典原版音乐剧《妈妈咪呀!》开启为期4个月的全国巡演,首站就在上海文化广场。本次2024中国巡演为伦敦西区英文经典原版,上海站演出将持续至5月16日。

 

信息来源:演艺大世界

 

2.2024上海薰衣草节盛大开幕

【关键词】薰衣草节

持续一个月的薰衣草节自5月1日起在薰衣草公园盛大开幕,包括高人气网红餐饮、艺术展和来自不同海外艺人的精彩演出等。

 

信息来源:乐游上海

 

【企业活动】

 

1.多家外企入选上海市国际贸易分拨中心示范企业名单

【关键词】上海市国际贸易分拨中心 示范企业

 

4月29日,上海市商务委公布《2024年上海市国际贸易分拨中心示范企业名单》。英特尔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安捷伦科技贸易(上海)有限公司、铠侠电子(中国)有限公司、松下电器全球采购(中国)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测量设备(上海)有限公司等多家外资企业入选。

 

信息来源:上海市商务委

https://sww.sh.gov.cn/zwgkgfqtzcwj/20240429/67a3f46f3fe94c7c8498f722189a2331.html

 

政策问答

 

1.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就一季度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答记者问——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下一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何举措?

 

答: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重要抓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建好用好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部门协调机制,加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为改善市场环境和社会预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进展表现为“五个统一”和“三个规范”。

五个统一”就是通过深入推进市场高效联通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市场制度、设施、监管等统一。一是市场基础制度更加统一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2018年版151项缩减至现行117项,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出台,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制度加快健全。二是市场设施更加统一畅通,多式联运“一单制”、公共资源交易等政策出台,现代流通网络、市场信息交互渠道等设施持续优化,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比率降至14.4%。三是要素资源市场统一迈出更大步伐,全国土地二级市场线上交易服务平台开通运行,部分地区实现区域间职称互认,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出台,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四是商品服务市场统一迈向更高水平,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上线运行,质量标准等体系不断健全。五是市场监管更加公平统一,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规定出台,2022年至2023年累计清理取消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不合理的罚款事项45项。

三个规范”就是通过持续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突出问题,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一是建立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问题整改和典型案例约谈通报制度,发布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防范事项清单。二是开展妨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问题线索核实整改,推进工程建设和招标投标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为经营主体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三是推动有关方面对现行有效的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等规章政策进行梳理,修订或废止了一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举措。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工作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方面开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高质量发展系列行动,持续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走深走实。一方面,抓紧完善制度。制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标准指引,报请出台实施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社会信用建设法,把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则立起来。另一方面,抓紧破除障碍。构建问题举报核查及整改通报长效机制,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续通报典型案例,发挥镜鉴作用,把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障碍破除掉。

 

信息来源:新华社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1996371?d=134d875

 

专家视野

 

新公司法时代,外资公司最需关注和应对的几大问题

 

何侃,陈乐意,高芳姣,刘子靖,杨艳华【君合律师事务所】

 

【接上期】

问题11、股东出资义务的变化(之一)

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已实行了十年,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股东的资金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缓解了初创企业的资金压力,使得创业者可以灵活调配资金,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新创业热情。但同时,宽松的认缴制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比如巨额注册资本屡见不鲜;此外注册资本实缴期限往往过长,比如二、三十年甚至更长,在股东完成实缴之前公司可能不具备充足的运营资金,从而公司债权人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注册资本在很多时候已不能准确反映一个企业的资信能力。

在现行公司法体系下,我们的观察是,绝大多数的外资公司在设置注册资本金额时保持商业合理性,在考量资本支出、营运支出和预留一定余量的基础上设定。有个别外资公司为了避免未来增资的程序(在备案制下,增资通常无需政府审批,但签署各项文件并办理变更登记往往耗时1-2个月),将注册资本设定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新公司法的一项重大修订是,第47条规定了“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由股东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五年内缴足”,将出资期限收紧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五年,唯一的例外是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决定另有规定。并且,新公司法第228条还规定了在增资情况下,股东认缴新增资本的出资,也应当依照设立时缴纳出资的规定执行。

在现行公司法体系下,我们的观察是,独资公司一般会选择对注册资本缴纳期限做最为灵活的设定,常见的是规定注册资本在公司经营期限届满前缴足;合资公司的章程中,往往会对注册资本的缴纳期限进行更为严谨的安排,以确保双方的同步出资能够满足公司经营的需要。新公司法本身未对存量企业的注册资本的实缴作出过渡期安排。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官网解读,国务院将制定具体办法,“对新法施行前已登记设立且出资期限超过本法规定期限的公司设置过渡期,要求其将出资期限逐步调整至本法规定的期限以内”。对于存量外资公司来说,在新公司法实施后,其面临两个选择,要么修改其章程中的出资期限并进行注册资本的足额实缴,要么进行减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