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资讯周报》涉外资讯一站式服务(2025年7月第2期,总第101期) ( 2025.07.09 )
总第101期
上海资讯周报
2025年7月第2期
《上海资讯周报》是为在沪外资企业、涉外机构和境外人士提供的资讯服务,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联合威科集团共同提供。本周报涵盖过去一周全国和上海主要涉外资讯、活动讯息、政策问答与解读等,助您及时了解上海地区最新涉外政策,把握前沿动态。
法规政策
【全国】
1.国务院发文 复制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工作
【关键词】自由贸易试验区
7月2日,《国务院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发布,旨在用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试点经验,在更大范围释放制度创新红利,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中国政府网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507/content_7030496.htm
2.三部门发布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税收抵免政策
【关键词】境外投资者 直接投资 税收抵免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税收抵免政策的公告》,提出境外投资者以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在公告执行期间用于境内直接投资符合条件的,可按照投资额的10%抵免境外投资者当年的应纳税额,当年不足抵免的准予向以后结转。公告自2025年1月1日起执行至2028年12月31日。
信息来源:财政部
http://szs.mof.gov.cn/zhengcefabu/202506/t20250630_3966887.htm
3.16条措施全链条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创新药
近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大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支持创新药进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支持创新药临床应用、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强化保障措施等五方面16条举措。
信息来源:国家医疗保障局
https://www.nhsa.gov.cn/art/2025/7/1/art_104_17058.html
【上海】
1.上海进一步打响“投资上海”品牌
【关键词】投资上海
近日,上海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强服务优环境 进一步打响“投资上海”品牌的若干举措》,从政策资源高效对接、项目落地个性化支持、项目推进全方位服务、营造市场化招商氛围等四方面提出13条具体举措。
信息来源:上海经信委
2.《上海口岸2025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若干措施》印发
【关键词】跨境贸易 便利化
近日,上海市商务委等十部门和单位印发《上海口岸2025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若干措施》,从优化监管模式,提升货物贸易便利化水平;优化物流网络,持续提升物流枢纽能级;加大政策支持,促进贸易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等五方面提出31条举措。
信息来源:上海市商务委
https://sww.sh.gov.cn/zwgkgfqtzcwj/20250627/d257daa63b314ef49ab458871a69e121.html
3.上海规范海外人才居住证管理
【关键词】海外人才 居住证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30年6月30日。
信息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50701/71e9bcb86f72418497f6e5775c85b5ad.html
4.上海持续优化离境退税消费环境
【关键词】离境退税
近日,上海市商务委等6个部门印发《上海市优化离境退税消费环境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离境退税商店超3000家、网点超10000个,“即买即退”商店占比超80%,商业集中场所设立集中退付服务点的占比超80%,在入境人员消费相对集中的中心城区,实现离境退税商店全覆盖。
信息来源:上海市商务委
https://sww.sh.gov.cn/zwgkgfqtzcwj/20250703/226eeedb57b64973b16dd759ef908207.html
5.上海金融法院出台服务保障“五篇大文章”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键词】五篇大文章
近日,上海金融法院出台《服务保障“五篇大文章”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服务科技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创新;服务绿色金融,助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服务普惠金融,助力社会民生和谐稳定;服务养老金融,助力银发经济健康发展;服务数字金融,助力智慧经济稳健跃升等五方面具体举措。
信息来源:上海金融法院
一周上海
【最新动态】
1.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来了
【关键词】上海之夏
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于2025年7月至10月举行。2025“上海之夏”将聚焦“让全球旅客好来、好玩、好购”,通过“活动+产品+服务+政策”,充分展现上海的夏日活力和魅力。
信息来源:上海发布
2.上海乐高乐园正式开园
【关键词】乐高乐园
7月5日,上海乐高乐园开园暨上海旅游节暑期旅游季启动仪式在上海金山举行。上海乐高乐园的落成堪称国际文旅合作的典范,历经十年筹备,汇聚15国300余个团队上万名建设者的智慧。
信息来源:上海发布
3.“这里是上海This Is Shanghai”全球短片征集计划正式发布
【关键词】短片征集
近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起、上海广播电视台真实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This Is Shanghai”(这里是上海)全球短片征集计划正式开启,征集计划面向全球创作者,征集时长为5分钟的优质微纪录片、短视频作品,旨在鼓励创作者立足上海,用真实、多样的影像语言共同记录、传播这座城市的精彩。报名时间截至2025年10月31日。
信息来源:上海发布
4.“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G60出海服务中心”揭牌
【关键词】虹桥 出海服务
近日,在2025年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暨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大会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企业出海服务联盟分中心“虹桥海外发展服务中心G60出海服务中心”正式亮相。分中心将依托虹桥商务区资源优势,策划系列助企出海主题活动,为长三角企业提供一站式出海解决方案。
信息来源:上海发展改革
【企业活动】
1.日企(上海)中小企业国际产业园正式开园
【关键词】日企
7月2日,日企(上海)中小企业国际产业园开园仪式在临港新片区举行。岛津实验器材、匠新创业孵化器、TBM环保新材料、RobotBank等10家企业入驻日企产业园。
信息来源:上海临港
2.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基地建设在上海金山正式启动
【关键词】雷克萨斯
近日,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在上海市金山区挥下破土动工的第一铲。工厂预计于2026年8月竣工,2027年起投产,初期年产能约为10万辆,产品不仅面向中国市场,还将出口至日本及其他海外市场。
信息来源:上海经信委
3.采埃孚再制造中心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开业
【关键词】采埃孚
近日,采埃孚再制造中心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正式开业,将打造成为其亚太再制造总部,通过整合采埃孚集团技术创新优势、临港新片区开放创新政策优势和全球产业链协同创新优势,实现从“本地化服务”向“辐射亚太、链接全球”的战略转变。
信息来源:上海临港
【文化艺术】
1.第36届上海旅游节盛大启幕
【关键词】上海旅游节
7月至10月,2025年第36届上海旅游节盛大启幕。本届旅游节首次创新采用“一节两季”模式,7月5日至8月31日为“暑期旅游季”,聚焦亲子家庭与学生群体打造专属欢乐;9月1日至10月6日为“经典活动季”,海内外游客耳熟能详的花车大巡游等活动仍将如约而至。
信息来源:乐游上海
2.2025(第十三届)上海童话节开幕
【关键词】上海童话节
2025(第十三届)上海童话节以“阅·无界”为主题,携手全市公共图书馆、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学校、家庭以及多元社会主体,开展阅读活动400余项,内容包括主题活动、少儿讲座、故事会、展览展示、美育课堂、志愿活动、其他活动等七大板块。
信息来源:乐游上海
3.全球顶级音乐节Tomorrowland即将登陆上海黄浦
【关键词】音乐节
7月3日,全球顶级音乐节IP“Tomorrowland”中国发布会在INS新乐园举行,宣布Tomorrowland将携手英雄电竞、INS新乐园与百威,于今年冬天在中国上海上演“The Magic of Tomorrowland·室内幻境”。这将是Tomorrowland首次登陆中国,同时也是其品牌史上首个官方室内版本演出。
信息来源:乐游上海
政策问答
1. 上海市商务委和市政府外办相关负责人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介绍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总体安排的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去年首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吸引了大批境外游客来到上海,在这个过程中上海相关部门是否有做过一些市场调研,去发现一些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或者在哪方面继续提升服务和供给?在今年的“上海之夏”中又推出了哪些有针对性新措施、新服务、新场景,解决境外游客的痛点?
答:去年“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结束以后,市商务委会同有关部门对全球体验官进行回访,就活动期间境外旅客在上海消费时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如移动端APP缺少多语种服务版本、城市定制卡缺少一站式综合服务产品、离境退税服务不便利等问题,主要做了以下改进。
一是多语种服务方面。今年“上海之夏”推出特色英语和多语种服务,例如航旅纵横全新推出境外旅客“HiChina”APP,支持英、法、日、韩、西班牙5国语言,增加一系列入境便利化功能。高德地图推出国内首个面向海外用户的英文地图,支持驾车、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等多种出行方式导航服务。大众点评APP上线“shanghai must eat list”活动页面,为境外游客打造中英韩三语沪上美食指南等。
二是城市定制卡升级方面。对标国际,今年“上海之夏”打造升级版Shanghai Pass城市定制卡,融合“交通、旅游、购物、餐饮”多元优惠于一体。Shanghai Pass城市定制卡无需实名认证就可激活、即买即用,在提供基础交通功能服务外,整合浦江游览、豫园、双层巴士等游览产品,叠加新天地、淮海中路、徐家汇等商圈消费优惠。升级推出多日通票,联动更多景点、更多优惠、带动更多消费。
三是离境退税服务方面。6月底上海已出台《上海市优化离境退税消费环境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从完善网点布局、丰富商品供给、提升便利化水平、优化服务环境等4方面提出16项举措。在完善网点布局方面,目前全市已开通1391家离境退税商店,较去年底增加近一倍,16个商场设立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即日起外滩中央、张园、浦东八佰伴三个“全市集中退付点”,提供“全市退付”服务。在提升便利水平方面,在大丸百货布设全国首台自助开单机,自助办理人数占比达到一半以上,在机场布设自助退税机,方便境外旅客在离境时便捷办理;在即买即退环节开通支付宝等电子支付退付渠道;推进封装打码试点,提升验核便利度;提供多语言退税指南,推出离境退税电子地图。
去年以来,市政府外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持续发力,牵头在浦东、虹桥两个机场建设三个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推出新版上海国际服务门户网站,系统优化外籍人员服务。今年,市政府外办锚定“提升入境旅客电子便利化水平”这个迫切需求,联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会同市级相关部门,打造推出入境游一站式聚合应用平台“入境通”,英文名叫“Easy Go”。今天,“入境通(Easy Go)”已经正式上线,作为今年“上海之夏”的主题服务,助力国际旅客在魔都上海畅游乐购。
“入境通”以“英文界面友好、功能场景完好、用户体验良好”为核心理念,整合国际游客在沪餐饮、出行、文旅、购物等高频需求场景服务软件,形成聚合应用平台。首批共有24家企业的30个小程序入驻,所有服务按功能需求分类,方便用户快速定位使用。“入境通”平台的服务特色可以用四个“一”来概括,就是“一次注册、一键点餐、一码通行、碰一下退税”。
“一次注册”指国际旅客只需通过手机一次注册、授权,就可以便利使用各类服务软件,免去多头下载、重复注册的繁琐。平台的主服务语言是英语,除此之外,还支持14种语言实时翻译,极大地减少了国际游客使用软件时语言不通的困扰。
“一键点餐”指国际旅客可以通过“入境通”获取美食推荐,轻松进行外卖点餐、无论是地道的本帮菜,还是各地的风味餐,都能一键下单,快速送达。
“一码通行”指平台聚合多元出行方式,国际用户开通“上海城市出行码”(Shanghai QR Code),可乘坐全市范围内的公交、地铁、市域铁路、磁悬浮、轮渡等公共交通。同时,打车导航、智慧停车、共享单车等功能也是一应俱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旅游咨询、门票预订、行李寄存等服务更是助力国际旅客通过一部手机从“玩转上海”到“畅游中国”。
“碰一下退税”是“入境通”首创的特色服务。这是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的升级版。国际旅客结合“城市退税地图”,在退税服务点办理完相关手续后,手机“碰一下、扫一下”即可完成即时退税,享受全新的退税体验。这项服务未来还将推广至上海两大机场等线下点位。
我们希望这个一站式全场景聚合应用平台,能给国际旅客带来“入境通,畅游购 One tap, Easy Go!”的全新体验。我们将持续优化“入境通”平台功能,更好地服务每一位来沪的国际旅客,助力餐饮更便捷,出行更顺畅,旅程更精彩,体验更舒心,让上海之旅更加温馨难忘。
信息来源:上海发布
专家视野
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CGT)外商投资准入制度研究:政策解构、行业影响与合规建议
张启祥、程俊鸽、张梦麟、邓子柯(中伦律师事务所)
【接上期】
二、我国CGT行业外商投资准入政策的发展沿革
(三)部分鼓励、开放试点阶段(2019年至今)
1、CGT部分领域被列为外资鼓励类
2021年1月施行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已失效)首次将“细胞治疗药物研发与生产(禁止外商投资领域除外)”列为外资鼓励类,现行有效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继续保留了这一条款。
2、扩大开放试点政策
自2019年以来,我国上海、北京、深圳、天津等多地监管部门发布文件,适度放宽外商投资干细胞及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政策限制,提议探索政策试点。
2024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宣布放宽科技创新领域外商投资准入试点,允许北京、上海、广东等自由贸易试验区选择若干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等领域进行扩大开放试点。2024年9月7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印发《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试点通知》”),指出拟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以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所有经过注册上市和批准生产的产品,可在全国范围使用。拟进行试点的外商投资企业应遵守我国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符合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药品临床试验(含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药品注册上市、药品生产、伦理审查等规定要求,并履行相关管理程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