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深耕厄立特里亚,惠民生促发展项目闪耀中厄友谊之光 ( 2024.07.29 )

  “以前,我们只能去村子旁边的湖泊打水。自从中国企业来到这里,不仅开始建设发电站、解决我们的用电难题,还专门为我们修建了净水设备,接水方便,水也干净多了。China good!”贝雷扎的村民雅玛尼感慨地说道。

  2023年6月,由上海建工外经集团承建的贝雷扎发电站项目在厄立特里亚(以下简称“厄特”)首都阿斯马拉的贝雷扎地区开工建设。作为中厄合作的重点内容,该项目建成后将有力缓解该国首都地区电力紧缺状况,同时,该项目也是厄特惠民生、促发展的战略项目,将大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为当地百姓带来中厄友谊之光。

1.jpg

贝雷扎电站项目效果图

  贝雷扎村位于厄特首都阿斯马拉市区往北约9公里,海拔约2400米。由于地处高原,当地只能靠雨季的雨水汇集到湖泊或水库来满足当地民众的用水需求,生活用水严重匮乏。加上缺少必要的清洁和消毒,村民们的身体健康面临极大的隐患。

  在发电站项目建设之余,上海建工外经集团根据当地村民缺水,尤其缺饮用水的情况下,在改善当地村民干净用水、造福当地民生方面进行了探索。

  据贝雷扎发电站项目经理高如意介绍,项目团队在靠近项目的湖泊建设取水泵房,修建管路到达项目的生活营地,并同时在营地和电厂内建设了净水房及配套水箱,分别投建了两台大型净水设备,开放给当地居民来打干净用水,改善了当地用水卫生和安全,获得了当地村民和社区的一致好评。除此之外,上海建工外经集团投入资金,为贝雷扎村无偿修建道路,极大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进行文化交流,资助贝雷扎村教育事业和修缮村里足球场;开展爱心捐赠和义卖活动等等。

2.jpg

贝雷扎电站主厂房实景

  厄籍员工特塞玛•格鲁尔是贝雷扎发电站项目人力资源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自开工以来,项目先后解决了400多人次当地百姓的就业问题,并通过为当地员工提供安全和现场生产的基础技术培训,为当地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

  从传授技术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文化教育交流,上海建工外经集团积极投入到中厄合作项目,扎扎实实地帮助当地百姓解决问题。据了解,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团队制定了就业、技术人才培训计划,安排中国师傅对当地员工“帮扶带教”,手把手教授厄特员工,把零基础、低技能人员培养成为项目主力员工,具备了专业技能的大型设备的驾驶员、维修员,成长为项目现场专业的瓦工、钢筋工、木工、安装工、焊工、管工等专业技能人才,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切实改善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和就业问题。

  “中国企业不仅高质量、安全施工,同时也积极改善当地百姓民生,为社区和谐发展作出贡献,助力厄特可持续发展。”特塞玛•格鲁尔说。

  

深耕细作

精心打造厄立特里亚根据地市场

  从2010年进入厄特市场开始,上海建工外经集团先后实施了涉农工厂EPC项目、机械设备供货(一、二、三期)、赫吉格电站扩建EPC项目、收购了扎拉矿业股份公司60%的股份并承建金矿EPC建设及贝雷扎电站EPC项目。十余年来,外经集团在此开发形成了厄特根据地市场,在红海之畔擦亮上海外经“SFECO”品牌。

  科卡金矿

3.png

  上海建工外经集团2012年9月收购厄立特里亚扎拉矿业股份公司60%股权,并投资建设科卡金矿,EPC工程项目于2013年9月开工,工作范围包括采矿、选矿及配套设施的设计、选厂及配套设施的采购施工与安装调试。科卡金矿项目先后获得4项专利,并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

  赫吉格电站

3.png

  2012年5月,厄立特里亚马萨瓦赫吉格电站扩建项目EPC合同签订,在原电厂提供维修服务的基础上扩建两台2×23MW的柴油发电机组。项目于2015年5月开工,2017年11月正式建成移交,其中,两台大功率低速柴油发电机组由中国首次专门设计并制造。扩建电站投入使用后,极大缓解厄特电力匮乏窘境,为厄特国内经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当地民生用电保驾护航。项目团队还连续多年为马萨瓦电站提供运维、备件供应等延伸服务。

  涉农工厂

5.png

  2010年11月,上海建工外经集团与厄立特里亚农业部签订了涉农工厂EPC项目合同,包括在厄特首都阿斯马拉、港口城市马萨瓦、边境城市阿拉布分别建造5000吨、10000吨和2000吨食品冷库,并在马萨瓦建造制罐厂和PVC/PE管材厂,工作范围包括设计、供货、施工、调试以及试运行。2016年4月,厄特涉农工厂项目全部完成对外验收与移交,同时开展工厂生产及员工培训等技术服务工作。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