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外办统筹全市外事资源,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 2025.02.13 )

  瑞士达沃斯论坛上,全球企业家的日程安排多以分钟来计,一晚上常常要参加三四场活动。然而,在上海市政府举办的“上海之夜”晚宴上,不仅吸引55家跨国公司和机构负责人参加,更有19位世界500强企业“掌门”全程参与。

  这样的“高规格”无疑是在向外界传递清晰的信号——全球顶尖企业将继续看好上海、投资上海,同时也意味着对上海营商环境有更高期待。作为深度融入世界的全球城市,上海的发展从来离不开在沪外企、国际友人的全情投入。如今,上海正统筹全市外事资源,积极回应在沪外资企业与外籍人员最关心、最实际问题,进一步提供更优质营商环境与更舒适工作环境。

1.jpg

  

有效减少境内外信息差

  2月5日上午,上海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英文图解在“上海国际服务门户(english.shanghai.gov.cn)”上线,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事务总监郁芳随即将之传到总部。从去年起,上海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有了英文版,“总部很关注上海政策变化。过去靠企业翻译难免出现理解偏差,有了官方版本后信息传递既快又准。”

  采访中,多位外企高管提到,要减少境内外的信息差。跨国企业总部、特别是总部一把手如何看待上海,对企业在华发展至关重要。客观现实却是,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企业总部未必能接收到真实、准确信息,这会直接影响企业对上海市场的研判。

  如今,上海国际服务门户“营商板块(Do business)”已有服务指南60项、政策解读280条,涵盖产业发展、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并在境内外社交平台上传播。当然,提供足量的涉外信息供给,单向的英文指南与投资推介会还不够,还要直面外企最关心甚至最棘手问题。

  通过事先了解外企需求,今年起市政府外办将联合市发改委等多个部门,计划同外企就“生物医药分段生产试点”“沿海捎带业务扩围展期”等议题展开交流。此外,针对外企个性化诉求,还会邀请企业高管以小范围座谈、早餐会等形式闭门互动畅所欲言,丰富政企间常态化、机制性交流形式。

  铁狮门集团高级顾问夏冠东告诉记者,“外企欢迎这类对话会,既可以了解政府政策制定的考量,企业问题也能现场得到回应。”去年,政企沙龙举办过数据跨境流通专场活动,邀请有关部门介绍情况,外企报名踊跃、现场一座难求。相关信息传至外企海外总部,及时起到解疑释惑作用。

2.jpg

 

打通工作生活“小微堵点”

  提升企业感受度,很大程度要落到人的感受度上。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中提出,着力解决外籍人员在沪工作、生活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出便利化措施。

  来沪不久的意大利人马泰罗是一家欧洲企业常驻上海员工,年前从浦东机场入境。他在机场“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开通手机支付功能,从上海国际服务门户查到办事指南,在感叹生活便利同时,也提出更多期待,比如更多生活类软件要有英文版,甚至期待能看到自己的母语版本。

  这个愿望能实现。今年,上海国际服务门户会上线意大利语版,在英语、日语、韩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9个语种基础上继续扩容。同时,会进一步扩展线上沟通渠道,通过邮箱、12345热线、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对老外需求做到“有处可问、有问必答”。

  如果说,去年上海更多解决外籍人员工作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如开通外卡支付、解决身份认证、增加英文办事指南等,那么今年更需打通“小微堵点”,提升外籍人员的感受度。“便利化措施不是简单的中译英,更多是线上线下整合一起合力,提升包括订餐、快递、娱乐、购物在内的各场景整体便利化水平,让更多外籍人员感受到上海数字经济魅力。”市政府外办工作人员说。

  此外,今年上海会进一步优化虹桥、浦东机场的“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功能,把更多实用功能前置在此,不仅要满足外籍游客短期需求,也能解决长期在沪生活的老外需求,打造入境服务第一站。《外籍人士在沪服务手册》会进一步优化完善,加入国际医疗、酒店入住、子女教育等内容。

  马泰罗把在上海工作生活分享在社交平台上,“我相信企业能在上海有很好发展,我想把这里看到的告诉欧洲同事。”

  

市咨会平台汇聚全球智慧

  提升营商环境还需要汇聚全球智慧、吸纳各方意见。去年,来沪参加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市咨会)的马士基集团董事会主席乌格拉格外高兴,之前向上海建议的开放“沿海捎带”业务试点成功。他期待,企业投资的临港综合物流旗舰仓能为智慧物流与跨境电商提供更多服务。

  此外,罗氏集团建议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诺华集团就推动创新疗法的临床应用在沪先试先行提出建议……上海听取外企建议寻求政策突破,通过政企协同推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是互利的双向奔赴。”在安永亚太区人力资源主管合伙人黄文看来,上海积极采纳外企建议提升营商环境,更好的营商环境给外企以信心,不仅在全球范围内介绍上海、力挺上海,更是以实际行动支持上海——

  今年,罗氏集团将进一步探索供应链本地化路径,继续加大在华布局和投资;ABB集团表示,将在高效节能电机、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进行投资;诺华计划于年内启动其上海园区二期项目;太古集团承诺,重点发展地产板块和医疗保健板块,旗下国泰航空支持“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活动……据统计,市咨会成员企业计划在沪新增10多个投资项目,预计总投资额近300亿元人民币。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会为投资项目再寻求海外融资,会有更多金融机构、财富基金进入上海。

  市咨会企业的热情感染到了在沪外国机构。几天前,多国驻沪总领事、上海白玉兰奖获得者、友城驻沪机构代表齐聚虹口,参加“投资上海•共享未来”全球推介活动。“在上海发现了很多商机。”巴西圣保罗州投资促进局上海总代表殷吉很兴奋,会支持更多巴西企业走进上海成立投资总部,实现共赢。

3.jpg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解放日报 洪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