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历史性成果得到全球认可”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塞尔维亚文化部长这么说 ( 2025.04.21 )

1.jpg

  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走访沪东金桥路党群服务中心、参访上海浦东软件园,3天上海行让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恩里克•圣地亚哥感触颇深:“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在这里生活得很好,体现出党为人民的服务细致入微。”

  今年以来,十余批外国政党代表团访问上海,实地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城市发展成就与市民生活面貌,并从上海这个窗口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上海许多创新举措值得我们学习,也给西班牙共产党不少借鉴,希望今后能与上海、与中国共产党有更多交流与合作。”恩里克•圣地亚哥告诉记者。

2.jpg

  

01

历史性成果得到全世界认可

  幕布缓缓升起,13位一大代表身影映入眼帘,正在为党的纲领热烈讨论着……中共一大纪念馆用“实景+裸眼3D”方式,还原这场“开天辟地大事变”。“这也许是人类已知的最伟大的革命。”恩里克•圣地亚哥看后很是感慨。

  如今,越来越多来华外宾团组提出,希望在北京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在上海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从去年8月至今,已有十多批外国政党团组参访一大纪念馆,了解这个百年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全过程。

  “纪念馆用一种让人启发的方式,呈现出一个民族如何成功地建立起强大、稳定和现代的国家。”塞尔维亚政府文化部长尼古拉•塞拉科维奇表示,“这些历史性的成果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珍藏并学习这些转化为实效的成就和价值观,对全世界来说都意义重大。”

3.jpg

塞尔维亚政府文化部长尼古拉•塞拉科维奇留言。

  “收获信心”是这些外宾团组参访后的共同感受。摩尔多瓦社会主义者党干部考察团在馆内随着旋律哼唱起国际歌,摩尔多瓦副议长巴特雷恩察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史令人印象深刻。”印度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拉玛•克鲁什纳•潘达站在一侧,静静看着一批批共产党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还有外宾买了本《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虽然不懂中文,但要提醒自己“党的纯洁性无比重要”。

4.jpg

玛丽亚姆在一大纪念馆留言。

  “中国共产党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整个世界。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巴基斯坦人民不仅为其取得的巨大成功而欢庆,也将其视为我们的成功。”离开一大纪念馆前,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高级副主席、旁遮普省首席部长玛丽亚姆在留言簿上写道。

02

拉近党与人民间的距离

  走出中共一大纪念馆,外宾团组前往上海各处,或登上云端的楼宇党建阵地——苏河湾党群服务中心和白玉兰党群服务站,或走进多个街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实地感受党建引领下城市发展新实践。

  “年轻人最需要哪些服务?年轻人的社会保险怎么办?”“85后”埃及众议院外事委员会副主席塔里克•胡利问得很仔细。不久前,埃及青年协调委干部考察团一行参访了普陀区万有引力党群服务中心,这里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提供就餐、休憩、健身、技能提升等服务。

  胡利说,虽然埃及外卖业务远不及上海发达,但当地年轻人比例很高,如何让青年人更有活力、生活得更好,上海的经验与做法可以为埃及借鉴。为此,他和社区工作者互加微信,保持联系。

5.jpg

老挝人民革命党高级干部考察团到访花木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参访中,上海的不少基层治理探索得到外方点赞。比如,30位老挝人民革命党高级干部考察团成员来到花木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工作人员围坐一起讨论基层治理。“虽然他们对‘三所联动’、基层立法联系点有些陌生,但听得很仔细、讨论得很具体。”市政府外办工作人员注意到,原本20分钟交流,实际进行近一个小时。

  在静安寺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尼加拉瓜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桑解阵)代表团参观社区图书馆、健康监测站、公共健身房等设施。正值午餐时间,一行人在长者食堂饶有兴致地看丰富的菜品,并用肢体语言与老人交流。

  在桑解阵全国组织书记莫雷诺看来,这里拉近了党与人民之间的距离,“我们党的宗旨也是为人民服务,希望未来尼加拉瓜当地也能建成这样的服务中心。”离开前,他特意要了一枚党徽留作纪念。

6.jpg

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访问浦东。

03

欢迎更多新能源车进入欧洲

  外宾团组来沪参访不是简单的看一看,通过上海的精心接待与外宾的实地感受,一些惠及双方的合作项目正酝酿、在推进。

  不久前,西班牙共产党考察团访沪期间,前往上汽集团嘉定汽车城实地考察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当了解到多款车型有望在欧洲投资建厂时,团员们都希望与上汽集团建立联系,回国后牵线搭桥,推动合作。在上汽临港生产基地,摩尔多瓦副议长巴特雷恩察试乘相关车型,邀请负责人前往当地访问。如今已有200多台上汽生产的新能源车行驶在摩尔多瓦街头,“我们欢迎更多中国新能源车进入欧洲市场”。

7.jpg

图为外宾访问上汽生产基地。

  如今这样的合作交流已不止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在浦江镇园艺基地,尼加拉瓜桑解阵代表团走进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品尝番茄,了解温室无土栽培技术。“我们的农作物多为露天种植,没有上海这么现代化。”许多团员向基地发出“邀请函”——希望学习中国农业发展经验,提高粮食产量,早日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更重要的是,在一系列参访互动中,一些中国的好经验、好做法从上海“出海”,走入所在国社会。比如,在虹桥品汇直播基地,巴基斯坦线上国家馆正在火热开播,巴基斯坦小伙热情推介当地珠宝。在旁观看的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首席部长玛丽亚姆对这种新兴销售模式很感兴趣,认为这为当地产品销售打开新渠道,“期待与上海有更多的合作,造福巴基斯坦民众”。

8.jpg

图为玛丽亚姆观看网上直播。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解放日报 洪俊杰